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特邀审稿专家登记表
会议回执
稿约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授权书
  友情链接
22 中华医学期刊网
22 中华医学会
22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2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22 中国知网
22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重庆维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1年 9卷 3期
刊出日期:2021-08-26

临床研究
综述
视频
病例诊断思维
诊断学教学
精神疾病诊治
 
       精神疾病诊治
145 基于多模态脑影像和机器学习算法的个体行为预测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
姜荣涛 戚世乐 吴静 李想 赵敏 隋婧 禚传君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3.001
神经科学的研究已由传统的单变量分析进入到以多元个体预测方法为主要手段的转化神经科学阶段,该类研究致力于利用先进的模式回归算法,开发应用能够在单个样本水平对连续变量进行精准预测的机器学习模型,寻找稳健可靠的客观影像学标记物。目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预测模型在包括认知能力、精神疾病严重程度、性格特质、情绪感受等在内的多种行为变量的预测中展现了巨大潜力,是探索人类个体认知能力、个性发展的一项有力工具。目前,国际上主流用于个体化预测的回归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多元线性回归、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弹性网、岭回归、支持向量回归、关联向量回归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在未来研究中,需要结合多中心大样本影像数据,充分利用多模态影像特征在挖掘互补信息上的优势,开发能够对未来行为进行预测的纵向分析模型,并通过独立数据集检验模型的泛化能力。个体化预测为深入理解认知功能及精神疾病的脑机制提供了新的参考。
2021 Vol. 9 (3): 145-148 [摘要] ( 552 ) HTML (1 KB)  PDF (397 KB)  ( 668 )
149 多基因风险分数在精神分裂症预防与预测中的应用与挑战
李俏俊 吕兴平 徐佳圆 禚传君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3.002
精神分裂症是遗传度较高的复杂性疾病,基于候选基因研究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两种方法,已发现众多与之相关的易感性位点。近年来,多基因风险分数(PRS)可以在对精神分裂症风险人群进行初步的诊断、鉴别、预测等方面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并且为今后的精神分裂症潜在人群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助力。笔者就精神分裂症预防与预测中 PRS 的应用与挑战进行论述。
2021 Vol. 9 (3): 149-151 [摘要] ( 325 ) HTML (1 KB)  PDF (327 KB)  ( 195 )
152 孤独症谱系障碍功能评估工具的临床应用分析
李改智 曹晓华 张克让 徐勇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3.003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的循证研究支持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远期预后,而患者的功能情况以及康复训练的效果多通过功能评估进行判断。但是,目前有关功能评估的工具较少,笔者主要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功能评估工具,如心理教育量表、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及安置程序、适应行为评估系统及其在临床的应用进行综述。
2021 Vol. 9 (3): 152-154 [摘要] ( 318 ) HTML (1 KB)  PDF (327 KB)  ( 401 )
       诊断学教学
155 诊断教学实践中临床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评价效果分析#br#
刘成玉 刘兆刚 周缜 王元松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3.004
目的探讨诊断教学实践中临床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DOPS)的评价效果。方法2017年至2019年每年的8~12月秋季学期,在临床诊断技能教学实践中,对每个项目采用“教师示教-训练-DOPS评价-再训练(反馈-改进)-再DOPS评价”模式,对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卓越医生班91名学生(2014级、2016级各30名,2015级31名)的临床操作技能进行教学与评价,分析第1次、第3次、第5次DOPS评价的教学效果和师生满意度。结果各操作项目3次DOPS评分,手术区皮肤消毒与铺无菌巾单[(44.54±12.12)分、(65.79±13.70)分、(72.57±14.33)分]、换药术[(44.38±14.90)分、(54.74±11.52)分、(74.90±15.26)分]、切开与缝合术[(39.50±22.44)分、(45.17±17.01)分、(67.65±13.72)分]、胸膜腔穿刺术[(37.71±12.23)分、(63.53±14.55)分、(74.18±15.02)分]、腹膜腔穿刺术[(37.93±19.87)分、(57.77±12.71)分、(72.41±14.37)分]、腰椎穿刺术[(34.52±11.93)分、(48.90±10.24)分、(71.05±15.48)分]、骨髓穿刺术[(32.20±10.75)分、(48.51±9.57)分、(68.94±14.11)分]评分均逐渐增高(F=72.42,84.33,91.31,74.18,79.30,8274,79.36;均P<0.01)。学生胸膜腔穿刺术3次操作总体表现优异的比例[12.09%(11/91)、42.86%(39/91)、51.65%(47/91)]逐渐升高(χ2=71.64,P<0.01)。但经过多次DOPS评价,仍有部分学生在技能操作熟练程度(18.68%,17/91)、严格无菌观念(15.38%,14/91),以及医患沟通(7.69%,7/91)、人文关怀(7.69%,7/91)等方面的表现不符合要求。对3次DOPS评价的满意度评分,教师[(3.68±0.98)分、(5.63±1.22)分、(7.38±1.31)分]、学生[(3.72±1.04)分、(5.74±1.21)分、(7.72±1.25)分]逐渐升高(F=140.20,116.96;均P<0.01),但师生之间满意度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1.81,0.94;均P>0.05)。结论DOPS作为一种有效的形成性评价方法,能显著提高临床操作技能的教学效果。
2021 Vol. 9 (3): 155-159 [摘要] ( 183 ) HTML (1 KB)  PDF (419 KB)  ( 137 )
160 基于“互联网+”的课上课下混合式体格检查教学改革与实践
曾湘丽 林春燕 何栩 李晓丹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3.005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课上课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在《临床诊断学》体格检查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接受《临床诊断学》体格检查实践课程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三年级126名学生为试验组,采用课上课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接受《临床诊断学》体格检查实践课程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三年级116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体格检查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期末体格检查操作考试成绩的差异以及问卷调查试验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操作考试总成绩(83.53±10.30)分,其中胸部检查成绩(16.90±3.20)分,心脏及血管检查成绩(16.73±3.39)分,腹部检查成绩(17.06±3.04)分,均较对照组[(79.20±10.67)分,(15.21±3.32)分,(15.29±3.69)分,(15.90±3.32分)]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 6.66, 4.95, 4.31;均P<0.01)。试验组学生的满意度为90.48%(114/126)。结论课上课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效果显著,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值得推广。
2021 Vol. 9 (3): 160-164 [摘要] ( 217 ) HTML (1 KB)  PDF (1187 KB)  ( 178 )
165 入科前再教育教学模式在普通外科实习生诊断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徐斌 涂永久 刘珊珊 芮建锐 林敏 沙素梅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3.006
目的探讨入科前再教育教学模式在普通外科实习生诊断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普通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入科前再教育组(n=30)和传统教学组(n=30)。入科前再教育组学生在入科前围绕科室常见疾病进行在线会议学习和讨论。比较两种模式的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及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结果入科前再教育组学生在理论成绩[(91.80±2.93)分]、学习兴趣[(8.53±0.73)分]、临床思维[(7.47±0.82)分]、教学总体满意度[(8.33±0.80)分]、教师对学生整体满意度[(8.67±0.61)分]方面的评分均优于传统教学组[(89.20±2.23)分,(7.53±0.97)分,(6.87±0.73)分,(7.47±0.82)分,(7.87±0.82)分](t=3.87,4.50,2.99,4.14,4.30;均P<0.01);但两组学生在临床实践操作成绩[(84.20±2.61)分,(83.93±2.77)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P>0.05)。结论实习生入科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再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升实习的成效和带教双方的满意度。
2021 Vol. 9 (3): 165-168 [摘要] ( 181 ) HTML (1 KB)  PDF (343 KB)  ( 188 )
169 移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教学法结合超声模拟系统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毛森 赵鲁平 段仰灿 张琰 张承正 王洪军 韩友东 刘鲲 王少春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3.007
目的探讨移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的教学法结合超声模拟系统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1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见习的超声专业四年级本科学生48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24人)和对照组(n=24人)。试验组应用移动PBL教学法进行理论教学,应用超声模拟系统结合传统实践教学法进行实践教学。对照组应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进行理论教学,应用传统实践教学法进行实践教学。培训后进行考核及教学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总成绩以及师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理论成绩[(44.70±3.54)分]、实践操作成绩[(47.64±1.56)分]、总成绩[(92.35±3.25)分]高于对照组[(38.20±4.69)分、(41.83±2.91)分、(80.04±6.17)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36.00,8.63;均P<0.01)。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得分总分为(96.04±1.33)分,高于对照组[(85.12±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7,P<0.01)。结论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应用移动PBL教学法结合超声模拟系统较传统教学法更受欢迎,可提高学生的理论及实践操作能力,在临床教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2021 Vol. 9 (3): 169-173 [摘要] ( 233 ) HTML (1 KB)  PDF (385 KB)  ( 271 )
174 基于沉浸式教学的超声医学实践技能培训
李小花 张琰 王少春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3.008
【摘要】传统超声实践教学存在实践机会有限、学生主动性较差、实践效率较低的问题。沉浸式超声实践教学新模式基于远程示教系统及超声模拟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实践体验,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资源,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超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应用与推广。
2021 Vol. 9 (3): 174-175 [摘要] ( 319 ) HTML (1 KB)  PDF (316 KB)  ( 215 )
       临床研究
176 基因分析联合蛋白质免疫印迹法鉴定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ACADVL基因新发突变位点的致病性
王彦云 孙云 蒋涛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3.009
目的探讨基因分析联合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在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VLCADD)ACADVL基因新发突变位点致病性鉴定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6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筛查的290738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样本中,通过串联质谱法检测疑似VLCADD的4例患儿及父母,采集外周血进行基因分析,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周血中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VLCAD,也称为ACADVL)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4例患儿通过基因分析被诊断为VLCADD,共检测到8个突变位点[2个疑似致病变异(c.664 G>C、c.342+1 G>A),5个临床意义不明(c.694 G>A、c.1699 C>T、c.1030 A>G、c.1247 C>T、c.833_835 del),1个位点为首次报道(c.1077+6 T>A)]。4个家系共计12个外周血样本通过Western blotting均能检测到ACADVL蛋白的表达,但患儿的目标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其父母。家系1的外周血样本保存时间较另外3个家系长,ACADVL蛋白在家系1的父母检测中明显低于另外3个家系;且与外周血保存时间基本一致的非VLCADD家系5比较,家系5内参ACTIN蛋白表达量下降更为明显。结论疑似VLCADD患儿的ACADVL基因检测的位点为临床意义不明时,建议使用新鲜的外周血样本,通过Western blotting完善ACADVL蛋白检测,该结果与基因检测结果可互为补充。
2021 Vol. 9 (3): 176-180 [摘要] ( 275 ) HTML (1 KB)  PDF (979 KB)  ( 313 )
181 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刀热消融联合冷冻术在气管支气管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纪滨英 张莹 王晓瑞 苏衍举 姜杨 刘哲 林红 郭春辉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3.010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刀热消融联合冷冻术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于哈尔滨市胸科医院结核科住院治疗的79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48),观察组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刀热消融联合冷冻术治疗,对照组经单纯冷冻术治疗,两组均经局部灌注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治疗次数、痰菌阴转情况、支气管镜下病灶吸收情况、胸部CT病灶吸收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刀热消融联合冷冻术治疗共77次,平均(2.48±1.21)次/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共178次,平均(3.71±1.24 )次/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P<0.05)。观察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86.36%(19/22),高于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60.00%(21/35)],差异有统计学意(χ2=4.49,P<0.05)。观察组患者解除和缓解气道阻塞,症状消失,肺部病灶明显好转。两组治疗2个月后支气管镜下病灶吸收情况总有效率[93.55%(29/31),93.75%(45/48)],治疗前后病灶吸收情况总有效率[90.32%(28/31),87.50%(42/48)]及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55%(29/31),89.58%(43/48)]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4,-0.86,-0.47;均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经支气管镜热消融术治疗不同类型的气管支气管结核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且冷热技术结合更具优势。
2021 Vol. 9 (3): 181-186 [摘要] ( 243 ) HTML (1 KB)  PDF (418 KB)  ( 219 )
187 多凝集红细胞致患儿交叉配血次侧凝集的诊断特征分析
孔凡生 耿微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3.011
目的探讨多凝集红细胞致患儿交叉配血次侧凝集的特点及检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济宁市中心血站血型参比实验室收到的8例交叉配血次侧凝集患儿标本的检测结果。经ABO和Rh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等方法,排除假凝集;采用3份正常成人ABO同型血清、3份正常成人AB型血清和花生凝集素确认多凝集红细胞。结果8例患儿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抗体筛查阴性;交叉配血主侧阴性,次侧盐水法和抗人球蛋白法均为阳性;患儿红细胞与正常成人ABO同型血清、AB型血清和花生凝集素均呈凝集反应,盐水法排除缗钱状假凝集。结论多凝集红细胞与绝大多数成年人血清发生凝集反应,从而导致交叉配血次侧阳性。确认红细胞多凝集现象,有助于明确交叉配血困难的原因,避免延误患儿输血。
2021 Vol. 9 (3): 187-191 [摘要] ( 224 ) HTML (1 KB)  PDF (426 KB)  ( 173 )
192 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肺表面活性蛋白D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水平变化
田齐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3.012
目的:探讨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患儿,分为重度组(n=104)和轻度组(n=100),将同期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健康组(n=100),检测3组患儿血清CC16、TNF-α、IL-6、SP-D水平,并分析重度组患儿采用呼吸机后1h、72h及撤机前(1h内)呼吸力学参数指标,包括呼吸功(WOB)、气道阻力(Raw)、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峰值吸气压力(PIP)。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患儿血清CC16、TNF-α、IL-6、SP-D水平;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重度组患儿采用呼吸机后不同时间点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和呼吸力学参数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重症组患儿血清CC16、TNF-α、IL-6、SP-D水平与呼吸力学参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患儿血清CC16、TNF-α、IL-6、SP-D水平依次为(11.15±2.36)μg/L、(57.88±9.93)ng/L、(60.46±9.55)ng/L、(97.53±9.38)μg/L;轻度组依次为(17.56±2.48)μg/L、(15.55±6.76)ng/L、(37.88±8.72)ng/L、(51.53±6.45)μg/L;健康组依次为(20.02±3.43)μg/L、(2.92±0.23)ng/L、(6.03±0.41)ng/L、(20.00±3.18)μg/L;重度组、轻度组、健康组血清TNF-α、IL-6、SP-D水平依次降低,血清CC16水平依次升高(F=589.98,482.76,596.89,45.46;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C16水平与WOB、Raw、PIP呈负相关(r=-0.70,-0.70,-0.69;均P<0.05);血清TNF-α、IL-6、SP-D水平分别与 WOB、Raw、PIP呈正相关(r=0.78,0.77,0.70,0.77,077,0.71,0.71,0.75,0.73;均P<0.05);血清CC16水平与Cdyn呈正相关(r=0.81,P<0.05),血清TNF-α、IL-6、SP-D水平与Cdyn呈负相关(r=-0.79,-0.80,-0.80;均P<0.05)。结论:血清CC16、TNF-α、IL-6、SP-D水平与重症肺炎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及呼吸功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2021 Vol. 9 (3): 192-196 [摘要] ( 274 ) HTML (1 KB)  PDF (353 KB)  ( 177 )
       病例诊断思维
197 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的歌舞伎综合征诊断学特征并文献复习#br#
刘敏 张敏 王彦云 孟黎平 季慧 洪琴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3.013
目的探讨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的歌舞伎综合征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儿童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例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的歌舞伎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童,新生儿听力筛查双耳未通过,经听力学检测(声导抗鼓室图、颞骨CT、听性脑干反应等)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学随访中,鉴于患儿具有眉毛稀疏、下眼睑轻度外翻、鼻小柱较短等特殊面容,经基因检测,诊断为歌舞伎综合征,为KMT2D基因c.7481dupT杂合突变。结论歌舞伎综合征患儿常伴有不同类型的听力损失,部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如出现分泌性中耳炎合并特殊面容者,应警惕歌舞伎综合征的可能。
2021 Vol. 9 (3): 197-201 [摘要] ( 231 ) HTML (1 KB)  PDF (850 KB)  ( 267 )
       综述
202 STOP-Bang问卷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及改良研究进展#br#
梁东 龚正鹏 于明 王容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3.0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已被证实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其发病率高且危害大,但漏诊率很高。目前,OSAHS的诊断主要依靠多导睡眠监测(PSG),但PSG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局限性,而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初步筛查更高效、便捷。STOPBang问卷是筛查OSAHS的一种较新的、敏感度高的筛查问卷,笔者对其临床应用及改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1 Vol. 9 (3): 202-206 [摘要] ( 316 ) HTML (1 KB)  PDF (447 KB)  ( 348 )
207 细胞外囊泡在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诊断和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王军丽 张文平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3.015
近年来我国食管腺癌(EAC)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Barrett食管(BE)患者是患EAC风险最高的人群。EAC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早期症状不明显,较多患者发现并诊断时病情已进展为晚期,因此EAC预后普遍较差,对其早期筛查、预防及治疗必不可少。细胞外囊泡(EVs)内富含来源于亲代细胞的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物质,由于这些物质可随亲代细胞的病理生理状态改变发生相应变化,因此EVs可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笔者对目前有关EVs作为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报道进行回顾,总结其在BE和EAC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对该疾病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2021 Vol. 9 (3): 207-210 [摘要] ( 202 ) HTML (1 KB)  PDF (429 KB)  ( 314 )
21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呼吸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赵传 姜鲁宁 李岷 李钊 徐芳 高雅文 李鑫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3.016
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为主,主要包括化学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虽然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但晚期NSCLC患者预后不良,且在呼吸功能、生理功能和心理状况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呼吸康复旨在改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促进健康增益行为的长期坚持,其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呼吸康复对COPD患者和其他非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呼吸功能、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的有益影响已得到广泛的研究,但呼吸康复在晚期NSCLC患者中的应用却鲜有报道。笔者主要对晚期NSCLC的诊断及呼吸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1 Vol. 9 (3): 211-216 [摘要] ( 289 ) HTML (1 KB)  PDF  (0 KB)  ( 128 )
       视频
216 医学影像诊断中的“陷阱”
马睿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3.101
疾病诊断是通过综合信息、临床证据推理研判的过程。临床工作中,医生难免会犯错,但怎样避免犯错?一旦发生,又该如何避免重犯?马睿教授在本讲座中从影像学的角度,采用大量丰富的临床案例及图片对本问题做了解答,提醒同道如何避免疾病诊断中的“陷阱”:(1)要有主动防范意识,严格践行行业规则流程,避免犯责任错误;(2)多关注患者病史,获得客观真实的临床信息,尤其对特殊群体,如老人、儿童、饮酒者等,还要考虑其社会行为特点;(3)要不断进取、终生学习,丰富临床经验、加深对疾病认知的深度以提高影像解读水平,防范“视而不见”。
2021 Vol. 9 (3): 216-216 [摘要] ( 289 ) HTML (1 KB)  PDF (398 KB)  ( 163 )
  期刊信息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
   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承办:济宁医学院
名誉总编:杨志寅
总编辑:甘立军
编辑部主任:崔芬
出版: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东河
   沿街69号
邮购: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编辑部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
   建设南路33号 济宁医学院
   邮编:272013 
   电话/传真:0537-3616261
   Email:zhzdxzz@126.com
光盘定价:每期28元,全年112元

  编委风采

版权所有 ©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鲁ICP备1301629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