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特邀审稿专家登记表
会议回执
稿约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授权书
  友情链接
22 中华医学期刊网
22 中华医学会
22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2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22 中国知网
22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重庆维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5年 3卷 4期
刊出日期:2015-11-26

教学研究
临床研究
基础研究
技术与方法
病图报告
简讯
 
       教学研究
235 临床决策原理及其能力培养
吴东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01
临床决策是医疗实践的核心环节,决策水平反映医生的业务能力。常用的临床决策方法有两种:“模式识别”和“系统分析”,前者依赖个人经验,决策迅速;而后者主要用于处理复杂、疑难或陌生的临床问题,费时较多。不断丰富和完善医生的个人经验,有助于提高模式识别的水平。系统分析分为四个步骤:(1)确定临床问题;(2)掌握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源;(3)列举所有可能的选择并加以比较;(4)做出决策并加以评估。无论用何种方法做出决策,都需要密切随访观察,追踪病情变化,以肯定或修正原有判断。临床决策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掌握其原理和方法有助于医学生及年轻医生更好、更快地成长。
2015 Vol. 3 (4): 235- [摘要] ( 588 ) HTML (1 KB)  PDF (638 KB)  ( 597 )
240 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基础到临床思维模式转化的实践
郑亚云 段志军 杨宁 杨冬 张志峰 王丽霞 刘敏 马晓光 孙晓宇 杜建玲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02
临床诊断学是一门桥梁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临床思维是医学教育的核心和重点,是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诊断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改变教师教学思维模式,更新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开展实验课病例模拟讨论教学,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组织名师指导等方法,探讨诊断学教学中基础到临床思维模式转化的实践与方法。
2015 Vol. 3 (4): 240- [摘要] ( 674 ) HTML (1 KB)  PDF (374 KB)  ( 971 )
243 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生诊断学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
柳思琪 王艳芬 杨岚岚 邵雪 张倩 金珍婧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0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事业改革的深入,加强医务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医院基础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医学生作为医院工作的后备力量,良好的人文素质是医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从事医疗职业的必备条件,尤其在医患矛盾日益紧张的今天,如何合理的与患者沟通以使有效医疗的顺利进行,人文素养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成为医学高校面临的重要工作。诊断学作为医学生步入临床工作的奠基石,是医学生将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有效连接的枢纽,能否将人文素质课程融入医学诊断学教学,是培养高素质的医疗人才和医改的关键。笔者客观分析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探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的实践措施,以期为各临床医学院校提供简单的人文素质培养参考方案,为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培养合格的中坚力量。
2015 Vol. 3 (4): 243- [摘要] ( 487 ) HTML (1 KB)  PDF (396 KB)  ( 366 )
246 动画课件在医学生麻醉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曾静贤 韩智晓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04
麻醉科见习是医学生从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实践的过渡阶段。医学生麻醉科见习期间,通过麻醉操作演示结合动画课件,使麻醉操作技术更直观、详细地展现,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便于麻醉操作技术的掌握和减少操作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通过教学评价,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结合动画课件的教学方法的差异,以达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015 Vol. 3 (4): 246- [摘要] ( 476 ) HTML (1 KB)  PDF (4442 KB)  ( 403 )
249 诊断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实施
吴静 张国刚 周巧玲 杨天伦 左晓霞 马琦琳 唐荣 石瑞正 李园园 练光辉 彭勃 黄颖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05
近几年,教育部开展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申报的本科生课程“诊断学”获得第四批国家精品课程共享课的立项资助。笔者介绍湘雅医院诊断学课程建设实施的方法及其国家精品课程共享课具体申报内容,重点介绍诊断学的课程特点、教学团队及基本资源。成功的申报在于长期的教学支持、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注重整体和细节、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2015 Vol. 3 (4): 249- [摘要] ( 496 ) HTML (1 KB)  PDF (379 KB)  ( 423 )
252 泌尿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诊断能力培养模式初探
马志方 张旭辉 王东文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06
随着社会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逐步细化,专业学位的地位日益重要,所占招生的比例也不断加大。虽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明确,但是临床诊断能力培养模式还没有规范,各校培养水平差别较大。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就泌尿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诊断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设想。
2015 Vol. 3 (4): 252- [摘要] ( 466 ) HTML (1 KB)  PDF (377 KB)  ( 356 )
255 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陈建胜 沈建箴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07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运用于临床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可以促使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同时能促进医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医学生对医学概念的理解,是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有效教学手段。案例教学不仅注重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其理解和记忆诊断学基本概念,启发其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需要注重培养有临床实践经验的教师,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注重医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注重医学生从吸收医学知识到运用临床技能的有效转化。
2015 Vol. 3 (4): 255- [摘要] ( 596 ) HTML (1 KB)  PDF (389 KB)  ( 402 )
258 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中预防保健技能的培养
余娜 梅武轩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08
预防保健技能是全科医生岗位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中预防保健技能的学习,对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师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从加强全科医学教育、设置预防保健技能训练课程,整合和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建立预防保健实践教学平台,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社区卫生实践能力等方面探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预防保健技能的培养方法。
2015 Vol. 3 (4): 258- [摘要] ( 396 ) HTML (1 KB)  PDF (316 KB)  ( 326 )
260 微型临床演练评量在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李红伟 班博 姚碧 李春雨 刘茂菊 赵勋 曹敏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09
目的微型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作为一种微型的多次重点式评量方法,可行性强,信效、度较高,在门诊和住院病房等日常临床工作中均可以开展。医学生临床教学中通过Mini-CEX地应用,增加了学生在床旁教学中的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临床能力;Mini-CEX可进行双向教学回馈,促进教学相长,此种方法将在中国医学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15 Vol. 3 (4): 260- [摘要] ( 467 ) HTML (1 KB)  PDF (321 KB)  ( 398 )
262 八年制医学博士生儿科见习中诊断学检体的教学实践
黄花荣 吴保菁 苏浩彬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10
八年制医学博士生掌握、应用诊断学的技能与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的体检手段和方法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是其他先进检查方法不能替代[1]。本课题组曾对提高八年制医学博士生儿科见习的临床思维水平的方法与评价和病史问诊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进行了研究[2-3]。八年制医学博士生在儿科的见习中,可能都会遇到的问题是:儿科的正确体检应如何进行?在临床技能的三级教学系统中,诊断学的教学内容及各媒体教学都是针对成人进行的,较少提及儿科的检体问题。在儿科见习中,儿科教材只有儿科体检的特点的简单介绍,学生接触患儿较少,动手机会少,故体检的印象也不深刻,且经过其他成人课程的轮转后,早已忘记大部分,儿科体检的水平和要求均掌握较差。因此,有必要在八年制医学博士生儿科见习时强化儿科检体的系统性训练。
2015 Vol. 3 (4): 262- [摘要] ( 685 ) HTML (1 KB)  PDF (330 KB)  ( 350 )
264 医学桥梁课程教学新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梁莉 李亚平 陈翔 张国刚 邓声莉 吴静 常实 孙虹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11
目的探讨八年制拔尖创新医学生的培养模式。方法从课程学时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教学革新,创建全新的医学桥梁课程教学模式,在2008年级八年制36名学生(教改班)中实施,分析比较教学效果反馈及考试成绩,并与40名普通班学生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教改班学生诊断学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同年级普通班学生,尤其是主观试题得分[(37.82±5.30)分]显著高于普通班[(30.82±6.54)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6,P<0.01)。教改班手术学[(91.63±5.37)分]和影像诊断学[(89.95±3.24)分]成绩高于普通班[(73.59±6.41)分;(82.51±7.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3,6.14;P<0.01)。结论新教学模式下八年制学生学习主动性更强,诊疗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更扎实,且在临床诊疗思维培养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
2015 Vol. 3 (4): 264- [摘要] ( 380 ) HTML (1 KB)  PDF (303 KB)  ( 368 )
267 住院医师病历书写质量和抢救休克能力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左鹏 胡维琨 万宝俊 余慕清 赵建平 熊盛道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12
目的探讨目前住院医师书写病历质量及抢救休克能力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书写病历内涵质量和抢救休克的能力,同时为临床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通过对185名内科住院医师进行①书写主诉、现病史和②休克处理两个技能的考核,以正确与不正确作为判断标准,计算不正确率。结果185名住院医生中,进修生、规培生、留校生主诉书写不正确率分别94.4%、60.0%、78.3%,总不正确率高达88.6%, 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9,P<0.01);进修生与规培生、留校生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6,5.03;P<0.05)。现病史各项平均不正确率达54.7%,其中在起病诱因、主要症状变化和伴随症状方面,进修生、规培生、留校生总不正确率分别为92.4%、82.7%和42.2%,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8,17.11,13.38;P<0.01)。在起病诱因方面不正确率进修生(97.2%)与规培生(6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3,P<0.01);在主要症状变化方面不正确率进修生(88.7%)与规培生(55.0%)、留校生(6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1,4.57,P<0.05)。休克抢救措施各项平均不正确率平均高达52.1%,其中如何吸氧与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道的原则和方法、如何补充血容量、如何纠正酸碱与水电平衡和如何选择药物治疗5个方面的总不正确率分别为46.5%、79.5%、42.7%、47.6%和44.3%。如何吸氧与生命体征监测方面,进修生为45.1%,其与规培生(55.0%)、留校生(47.8%)的不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0.06;P>0.05);建立静脉通道的原则和方法方面不正确率最高者为进修生外,如何补充血容量、如何纠正酸碱与水电平衡、如何选择药物治疗方面均以规培生不正确率最高,与进修生、留校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住院医师在书写病历内涵质量和抢救休克能力的错误率均高达50%以上,要改变“两个百分之五十不会”的现状,改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和教学评估方法是重要策略。
2015 Vol. 3 (4): 267- [摘要] ( 450 ) HTML (1 KB)  PDF (326 KB)  ( 308 )
       临床研究
271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0病的临床诊断并文献复习
盛志强 满宜刚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13
目的探讨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0(HSD10)病的临床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1例HSD10病患儿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精神发育倒退、抽搐、水平性眼球震颤。颅脑磁共振、动态脑电图和血酰基肉碱分析、尿有机酸分析均未见明显异常,心肌酶示谷草转氨酶79.8U/L、肌酸激酶221U/L、肌酸激酶同工酶43.5U/L、乳酸脱氢酶356U/L、羟丁酸脱氢酶339U/L;神经心理发育评估示中度智力低下,基因检测示患儿HSD17B10基因在外显子4发生c.388C>T(p.R130C)改变,确诊为HSD10病。结论HSD10病主要损害神经系统,表现为明显的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确诊依赖于基因检测,表现为HSD17B10基因突变。
2015 Vol. 3 (4): 271- [摘要] ( 579 ) HTML (1 KB)  PDF (329 KB)  ( 410 )
274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胸苷酸合成酶表达的意义
张同梅 鲁葆华 秦娜 贾文蕴 钱哲 郑华 胡瑛 仝丽 李雪冰 王敬萍 张红梅 李宝兰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1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水平与年龄及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肿瘤科住院,且经外科手术确诊的30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石蜡包埋的肿瘤组织标本。将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45岁组,46~69岁组,≥70岁组;用免疫组化(IHC)半定量法测定瘤组织中TS的表达,IHC得分范围0~9分,按IHC得分分为低表达(0~3分)和高表达(>3分)。采用SPSS 17.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组别TS表达率的显著性检验采用χ2检验;患者年龄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符合正态分布,其与IHC得分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302例患者中鳞癌140(46.4%)例,非鳞癌162(53.6%)例。TS高表达在鳞癌32.1%(45/140),非鳞癌29.0%(47/162)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556)。不同年龄组患者肿瘤组织TS高表达率分别为:≤45岁组45.2%(14/31)、46~69岁组31.7%(70/221)和≥70岁组16.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P=0.016)。287例NSCLC患者病理有分化程度,低分化和中高分化肿瘤组织TS高表达率分别为37.8%(37/98)和25.4%(48/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30)。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IHC得分呈负相关(r=-0.15,P=0.010);分化程度与IHC得分无关(r=-0.11,P=0.057)。NSCLC患者不同病理类型性别、吸烟指数、肿瘤大小、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间TS蛋白表达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0.85,0.41,0.01,0.16,0.67;P>0.05)。结论NSCLC瘤组织表达TS水平高低与年龄和肿瘤分化程度相关;不同年龄组患者和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组织TS表达的水平有差异,仅年龄与TS的表达呈负相关。
2015 Vol. 3 (4): 274- [摘要] ( 466 ) HTML (1 KB)  PDF (693 KB)  ( 459 )
279 不同术式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椎体高度、Cobb角及疼痛强度的影响
邹文杰 韩晓 韩玉萍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1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两种术式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椎体高度、Cobb角及疼痛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胶州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PVP术式进行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PKP治疗。比较PKP和PVP两种术式的椎体高度、Cobb角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椎体高度以及Cobb角分别为(1.32±0.69)分、(1.93±0.25)cm、(16.43±5.23)°,均优于对照组患者[(3.13±0.99)分,(1.67±0.23)cm,(21.09±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2.94,3.11;P<0.05)。结论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不但可以有效缓解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而且更有利于患者的椎体高度恢复以及后凸畸形的纠正,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PVP,值得临床应用。
2015 Vol. 3 (4): 279- [摘要] ( 416 ) HTML (1 KB)  PDF (306 KB)  ( 469 )
282 趋化因子CXCL12/CXCR4、DNA拓扑异构酶Ⅱα核因子κB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胡东玉 徐芳芳 王全义 赵广章 蒋歆昶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1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2/CXCR4、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核因子κB(NF-κB)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的意义。方法53例TNBC患者为TNBC组,76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患者为N-TNBC组。取患者手术切除病灶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组织中CXCL12/CXCR4、TopoⅡα、NF-κB蛋白水平。自术后开始随访,记录术后复发、转移、死亡情况,死亡患者以截尾数据统计,存活患者至少随访3年,统计患者复发转移及死亡率,比较各组无病生存时间(DFS)。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率以及按不同临床病理指标分组后的比较均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 DFS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TNBC组≤50岁患者所占比例高、淋巴结转移较早、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分期以Ⅲ期多见。TNBC组CXCL12、CXCR4、TopoⅡα、NF-κB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66.04%、84.91%、69.81%、79.25%,N-TNBC组比例分别为40.79%、51.32%、40.79%、51.32%,TNBC组阳性细胞比例高于N-TN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97,15.51,10.55,10.43;P<0.01)。TNBC组复发转移率、死亡率、DFS分别为20.75%、28.30%、(24.35±3.50)月,N-TNBC组分别为11.32%、13.16%、(32.02±4.00)月,TNBC组复发转移率、死亡率均高于N-TN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4.58;P<0.05),DFS少于N-TNBC组(t=5.29,P<0.05);CXCL12、CXCR4、TopoⅡα、NF-κB阳性表达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9.70%、17.86%、19.12%、18.52%,阴性表达组分别为6.35%、4.44%、6.56%、4.17%,阳性表达组均高于阴性表达组 (χ2=5.02,4.61,4.43,5.43;P<0.05);阳性表达组死亡率分别为27.27%、25.00%、26.47%、24.69%,阴性表达组分别为11.11%、8.89%、11.48%、10.42%,阳性表达组均高于阴性表达组 (χ2=5.39,4.87,4.63,3.93;P<0.05);阳性表达组DFS分别为(23.17±3.30)月、(24.50±3.21)月、(23.51±3.65)月、(25.36±3.65)月,阴性表达组分别为(32.25±3.55)月、(33.00±4.15)月、(35.00±5.10)月、(31.86±4.57)月,阳性表达组均少于阴性表达组 (t=5.37,5.80,6.21,5.08;P<0.05)。结论TNBC患者癌灶组织中CXCL12、CXCR4、Topo-α、NF-κB呈高表达状态,且阳性表达者复发转移较早,预后不佳,这可能与其增加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介导淋巴结特异性转移有关。
2015 Vol. 3 (4): 282- [摘要] ( 516 ) HTML (1 KB)  PDF (1034 KB)  ( 387 )
288 腹腔感染合并非甲状腺病态综合征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刘恩贺 王丽纯 陈雷 郑志楠 胡文利 寇秋野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17
目的探讨腹腔感染合并非甲状腺病态综合征(NTIS)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重症医学科的74例腹腔感染患者,入重症监护室第1天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甲状腺素(T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 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根据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将患者分为NTIS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死亡率、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花费之间的差别。结果在入组病例中,NTIS发生率为82.5%。NTIS组平均年龄[(69.6±7.8)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16.2±3.3)分]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59.1±5.4)岁,(11.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1.98;P<0.05)。NTIS组白蛋白水平[(26.7±4.2)g/L]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31.1±2.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9,P<0.05)。NTIS组FT3[(3.02±0.04)pmol/L]、TT3[(0.92±0.03)pmol/L]、TT4[(82.20±1.14)pmol/L]水平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4.49±0.05)pmol/L,(1.74±0.05)pmol/L,(95.70±3.47)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2.64,2.65;P<0.01)。NTIS组住院期间死亡率(3.28%)、住院时间[(31.00±6.00)d]、ICU停留时间[(9.00±3.00)d]、机械通气时间[(8.00±1.00)d]及住院花费[(14.37±2.41)万元]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0,(17.00±7.00)d,(4.00±3.00)d,(3.00±1.00)d,(8.52±1.79)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30;t=2.65,2.60,2.70,2.66;P<0.05)。多因素变量分析发现,APACHE Ⅱ评分与ICU停留时间存在相关关系[B=0.619,P<0.01]。结论NTIS是腹腔感染危重症患者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腹腔感染危重症患者合并NTIS时,预示患者有较差的疾病转归及预后,但NTIS并不是引起机械通气时间及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是机械通气时间及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5 Vol. 3 (4): 288- [摘要] ( 383 ) HTML (1 KB)  PDF (316 KB)  ( 379 )
       基础研究
292 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Τ细胞内白细胞介素-2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克强 侯彦强 冉张申 李湘奇 段衍超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18
目的建立一种人外周血γδΤ细胞细胞内白细胞介素-2(IL-2)的检测方法。方法分离获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Ag)刺激PBMC,获取较高比例的γδΤ细胞。用佛波醇酯+离子霉素(PMA+IM)刺激PBMC和γδΤ细胞,用蛋白转运抑制剂(Brefeldin A,BFA)阻断细胞内因子的分泌,用皂角素破膜,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细胞内CD69阳性率,以确定最佳的破膜时间,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Τ细胞内的IL-2的表达。不同组间CD3+T细胞内CD69阳性率及细胞内IL-2的阳性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LSD)法检验.。结果刺激时间不同,CD3+T细胞胞内CD69的阳性率表达不同,皂角素破膜时间为15min时,CD3+T细胞胞内CD69的阳性率最高,达(87.82±2.28)%,与处理5min[CD69的阳性率(66.86±1.99)%]和25min[CD69的阳性率(81.73±2.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2.81,P<0.05);不同处理组γδΤ细胞内IL2表达不同,γδΤ细胞受PMA和IM刺激并有BFA存在时表达最高,达(50.65±6.25)%,与γδΤ细胞组(0.55±0.07)%、γδΤ细胞+PMA+IM组(0.91±0.12)%和PBMC+PMA+IM+BFA组(0.21±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1.07,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是一种检测γδΤ细胞内IL-2的较好方法,为γδΤ细胞内其他分子的检测分析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2015 Vol. 3 (4): 292- [摘要] ( 459 ) HTML (1 KB)  PDF (329 KB)  ( 545 )
296 细菌16S核糖体RNA基因检测杰氏棒状杆菌一株
崔颖鹏 黄朱亮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19
目的探讨通过16S核糖体RNA(16S rRNA )基因测序的方法用于临床菌株鉴定。方法以细菌16S rRNA 基因为靶序列,采用细菌的通用引物P1、P2进行PCR扩增,同时送到测序公司测序从而达到鉴定。结果待测菌株及ATCC25923阳性对照通过PCR得到的扩增片段为1465bp左右,待测菌株经测序比对鉴定为一株杰氏棒状杆菌,阳性质控ATCC25923鉴定为一株金黄的葡萄球菌,阴性对照未出现任何结果。结论通过PCR检测细菌16srRNA基因可以应用于临床菌株的鉴定,并且适用一些难以鉴定的细菌。
2015 Vol. 3 (4): 296- [摘要] ( 638 ) HTML (1 KB)  PDF (438 KB)  ( 786 )
       技术与方法
300 便携式数字连接试验测定仪的研制及应用
江舒曼 李伟冬 曾峥 贾林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20
数字连接试验(NCT)作为肝性脑病心理测量指数(PHES)的重要指标而在临床广泛使用,但传统卡片式NCT检测易受年龄因素和学习效应的影响,如何减少上述因素影响成为提高NCT检测效能的关键。笔者结合传统卡片式NCT和现代电子科技,研制出一种便携式NCT测定仪。不仅可完全模拟卡片式NCT的测试过程,还克服了年龄因素及学习效应的影响,极大提高对轻微型肝性脑病的诊治效能和降低诊断偏差。
2015 Vol. 3 (4): 300- [摘要] ( 470 ) HTML (1 KB)  PDF (280 KB)  ( 402 )
       病图报告
302 青光眼病
许庆文 李传宝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5.04.021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相应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高眼压、视盘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是本病的主要特征。
2015 Vol. 3 (4): 302- [摘要] ( 315 ) HTML (1 KB)  PDF  (0 KB)  ( 376 )
       简讯
306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编委会关于表彰优秀编委的决定
2015 Vol. 3 (4): 306- [摘要] ( 358 ) HTML (1 KB)  PDF (137 KB)  ( 85 )
307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优秀编委名单(以姓氏笔画排序)
2015 Vol. 3 (4): 307- [摘要] ( 358 ) HTML (1 KB)  PDF (105 KB)  ( 57 )
308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脑胶质瘤”专题研究征文通知
2015 Vol. 3 (4): 308- [摘要] ( 271 ) HTML (1 KB)  PDF (122 KB)  ( 47 )
  期刊信息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
   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承办:济宁医学院
名誉总编:杨志寅
总编辑:甘立军
编辑部主任:崔芬
出版: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东河
   沿街69号
邮购: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编辑部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
   建设南路33号 济宁医学院
   邮编:272013 
   电话/传真:0537-3616261
   Email:zhzdxzz@126.com
光盘定价:每期28元,全年112元

  编委风采

版权所有 ©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鲁ICP备1301629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