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特邀审稿专家登记表
会议回执
稿约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授权书
  友情链接
22 中华医学期刊网
22 中华医学会
22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2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22 中国知网
22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重庆维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1年 9卷 4期
刊出日期:2021-11-26

临床研究
综述
学术动态
指南与规范
超声诊断
视频
病例诊断思维
 
       指南与规范
217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与第十次修订本的比较
李功迎 王善梅 于名超 许允帅 马洪霞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4.001
《国际疾病分类》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系统,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章节。随着时代的变迁及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国际疾病分类系统不断修订。2022年1月1日起即将在全球范围内投入使用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较第十次修订本(ICD-10)又有了重大变化。笔者从框架结构、编码结构、内容等方面比较了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章节两个修订本的重要变化,以方便临床工作者更好地使用ICD-11。
2021 Vol. 9 (4): 217-220 [摘要] ( 214 ) HTML (1 KB)  PDF (348 KB)  ( 379 )
       超声诊断
221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移植患者术前肺动脉 压力对术后早期右心功能的影响
黄文 王海燕 徐瑞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4.002
目的探讨左心衰竭患者行心脏移植术前肺动脉压力高低程度对术后早期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8年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移植中心,因终末期心力衰竭接受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通过三尖瓣反流压差与右心房压力之和得出肺动脉收缩压(PASP),依据PASP是否≥45mmHg( 1mmHg=0.133kPa),分为肺动脉高压组(n=45)和对照组(n=34)。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和术后早期右心功能情况。结果肺动脉高压组术前右室流出道前向血流加速时间(RVact)为(96.83±8.53)ms,对照组为(106.00±4.9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P<0.01)。肺动脉高压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266.69±71.80)min]高于对照组[(221.24±70.1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P<0.01)。 术后第3天行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LS)[(-12.19±2.03)%,(-19.22±2.06)%]和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26.88±6.15)%,(36.50±2.17)%]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1,-9.72;均P<0.01)。术后第15天行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RVLS[(-12.02±1.99)%,(-19.40±1.82)%]、 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17.46±2.06)mm,(18.68±1.74)mm]和RVFAC[(29.50±6.28)%,(37.60±2.72)%]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4,-2.85,-7.74;均P<0.01)。结论术前PASP≥45mmHg患者更容易在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发生严重右心功能不全。
2021 Vol. 9 (4): 221-225 [摘要] ( 229 ) HTML (1 KB)  PDF (374 KB)  ( 179 )
226 超声监测肱动脉血管参数对自体动静脉 内瘘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张晗 刘姣 王恒进 张明 吴敏 孔文韬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4.003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肱动脉血管参数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超声科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检查的10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根据超声检查有无常见并发症(头静脉血栓、头静脉狭窄、头静脉瘤样扩张),分为无并发症组(n=57)与常见并发症组(n=49);常见并发症组包括:头静脉血栓组(8例),头静脉狭窄组(31例),头静脉瘤样扩张组(21例),其中10例患者同时发生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并发症。分析各组超声监测肱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时间平均流速(TAMV)、搏动指数(PI)以及流量参数,比较各组间肱动脉血管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参数对头静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无并发症组肱动脉PSV[(149.42±41.95)cm/s]、EDV[(71.75±23.62)cm/s]、TAMV[(59.25±19.79)cm/s]、流量[(898.26±357.09)ml/min]均高于常见并发症组[(128.91±40.42)cm/s,(56.19±29.98)cm/s,(46.82±23.69)cm/s,659.00(291.50,934.50)ml/min],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2.99,2.94;Z=-2.60;均P<0.05)。无并发症组PI[1.38(1.13,1.61)]低于常见并发症组[1.52(1.11,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3,P<0.05)。肱动脉内径、PSV、EDV、RI、PI、TAMV及流量对头静脉狭窄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0.73、0.76、0.70、0.68、0.75、0.81;特异度分别为68.42%、75.44%、91.23%、89.47%、92.98%、92.98%、91.23%;敏感度分别为67.74%、64.52%、54.84%、48.39%、51.61%、54.84%、61.29%(均P<0.01)。结论超声监测肱动脉血管参数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肱动脉流量对头静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最大。
2021 Vol. 9 (4): 226-231 [摘要] ( 238 ) HTML (1 KB)  PDF (1842 KB)  ( 174 )
232 不同方法对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 4类直径≤1cm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吴寒 汪耘吉 蔡尚 蒋煊 祝玉祥 闫彩凤 冯尚勇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4.00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G-FNAC)联合BRAFV600E和超声造影(CEUS)对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4类直径≤1cm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105个直径≤1cm的TI-RADS 4类结节,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UG-FNAC、BRAFV600E及CEUS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后组织病理、UG-FNAC、UG-FNAC联合BRAFV600E、CEUS、UG-FNAC联合BRAFV600E联合CEUS对恶性病变的诊断率分别为63.81%(67/105)、43.81%(46/105)、55.24%(58/105)、66.67%(70/105)、53.33%(56/105)。恶性结节均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UG-FNAC、UG-FNAC联合BRAFV600E、CEUS、UG-FNAC联合BRAFV600E联合CEUS诊断PTMC的敏感度分别为67.16%、83.58%、86.57%、83.58%,特异度分别为97.37%、94.74%、68.42%、100.00%;Kappa值分别为0.58、0.75、0.56、0.79;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3、0.892、0.775、0.918(均P<0.05)。结论UG-FNAC联合BRAFV600E联合CEUS诊断TI-RADS 4类直径≤1cm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诊断价值。
2021 Vol. 9 (4): 232-236 [摘要] ( 247 ) HTML (1 KB)  PDF (543 KB)  ( 150 )
237 超声诊断伴神经损伤的胫后动脉假性 动脉瘤及其引导凝血酶治疗的价值
李朝密 张程征 张磊 韩友东 侯曼曼 王少春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4.005
目的探讨伴神经损伤的胫后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超声诊断学特征及超声引导注射凝血酶的治疗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4月2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例因外伤致胫后动脉假性动脉瘤伴胫神经损伤的患者,经超声及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对治疗过程、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外伤致右小腿疼痛2周,伴肿胀感,足底皮肤感觉麻木。超声表现为右侧胫后动脉旁混合回声团块,该团块液性暗区内探及红蓝相间的紊乱血流信号,并可探及源于胫后动脉的高速射流信号,交通口处探及双期双向样血流频谱。超声诊断为右侧胫后动脉假性动脉瘤并瘤体内附壁血栓。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胫后动脉假性动脉瘤。治疗后患者除胫神经损伤症状加重外,无其他并发症的出现。治疗后1d瘤体内无复发血流信号,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复查,瘤体逐渐变小,患者胫神经损伤症状逐渐减轻,且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超声在诊断胫后动脉假性动脉瘤及其引导注射凝血酶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 Vol. 9 (4): 237-241 [摘要] ( 194 ) HTML (1 KB)  PDF (1473 KB)  ( 146 )
       病例诊断思维
242 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诊断学特征 并文献复习
卜凡 李毅 王文洋 蔡瑞敏 冯强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4.006
目的探讨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LBL)的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2日泰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TLB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性,12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1周”入院。患儿双侧颈部淋巴结可触及肿大;外周血中原始淋巴细胞比例占0.15,乳酸脱氢酶1154U/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14.80μg/L,其余实验室检查指标皆正常;颈部、胸骨后淋巴结彩超及胸部磁共振成像:双侧颈部及锁骨区多发肿大淋巴结,前中纵隔占位性病变;淋巴结免疫组化:CD34(-),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CD10(+),CD3(+),CD5(+),CD20(-),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BSAP)(-),B细胞淋巴瘤-2(Bcl-2)(+),原癌基因C-MYC阳性率70.0%,Ki-67阳性率>90.0%,确诊为T-LBL。结论T-LBL是一类少见的高侵袭性淋巴瘤,依据病理学、细胞遗传学、影像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BSAP、TdT、CD34、Ki-67检测的联合应用可对该病做出准确诊断。
2021 Vol. 9 (4): 242-246 [摘要] ( 199 ) HTML (1 KB)  PDF (2437 KB)  ( 234 )
247 脑出血患者血培养分离出胶红酵母菌的 临床观察
姜海迪1王春霞1贾永娟1张慧2赵梅娥1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4.007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引起的胶红酵母菌血流感染的微生物学诊断特征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4日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脑出血后并发感染的患者,分析患者血液和导管微生物学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及临床采取的相应治疗措施。结果患者中心静脉血培养92h后需氧瓶和厌氧瓶均报阳性,导管培养48h后血平板呈现乳白色菌落,均经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到卵圆形或椭圆形真菌孢子及菌丝,经分离、培养、鉴定,确定为胶红酵母菌。体外药敏实验显示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类抗真菌药物均敏感。临床医生考虑可能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暂未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而是拔出静脉导管,复查血培养结果转为阴性。结论红酵母菌属为一类新型机会致病菌,红酵母真菌血症多来源于医源性因素,临床医生需综合考虑是否对其采取抗真菌治疗。
2021 Vol. 9 (4): 247-250 [摘要] ( 327 ) HTML (1 KB)  PDF (1793 KB)  ( 188 )
251 产单核李斯特菌致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学特征 并文献复习
李慧 张连红 熊丽 宋江勤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4.008
目的探讨产单核李斯特菌感染致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30日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产单核李斯特菌感染致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为胎龄32+6周早产儿,生后呻吟、气促13min,吸气三凹征;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6.11×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4.2×109/L,单核细胞绝对值0.65×109/L,C反应蛋白16.78mg/L;血气分析PH 7.2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50mmHg(1mmHg=0.133kPa),动脉氧分压67mmHg,HCO-3 20.5mmol/ L,碱剩余-7.3mmol/L,动脉血氧饱和度89%;通过血培养最终诊断为产单核李斯特菌败血症,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患儿体温正常,病原学指标复查均阴性,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及时发现、确诊及规范治疗是控制产单核李斯特菌感染新生儿病情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2021 Vol. 9 (4): 251-254 [摘要] ( 197 ) HTML (1 KB)  PDF (1361 KB)  ( 175 )
255 抗GQ1b抗体阳性的Bickerstaff脑干脑炎的 诊断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赵名娟 王展航 徐玉振 叶锦龙 匡祖颖 李丹丹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4.009
目的探讨抗GQ1b抗体阳性的Bickerstaff脑干脑炎的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经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3例抗GQ1b抗体阳性的Bickerstaff脑干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抗GQ1b抗体阳性的Bickerstaff脑干脑炎的诊断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16岁、19岁、49岁,发病前均有感染病史。3例均以共济失调起病,2例起病时伴有四肢无力,1例加重后出现意识障碍、四肢无力。3例患者均有眼肌麻痹,2例患者锥体束征阳性。3例患者抗GQ1b抗体均为阳性,头颅磁共振成像平扫及强化扫描未见明显异常,2例患者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异常,1例患者检查正常。结论Bickerstaff脑干脑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可伴有意识障碍和(或)锥体束征阳性的综合征,结合血清抗体、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检查方能正确诊断。
2021 Vol. 9 (4): 255-258 [摘要] ( 222 ) HTML (1 KB)  PDF (351 KB)  ( 226 )
       临床研究
259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极化的相关性研究
洪秀韬 陈凤玲 刘卉芳 杨燕 姚艺璇 徐恒仕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4.0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单核/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 例,检测患者血清25(OH)D水平,并将其分为缺乏组[25(OH)D<20μg/L](n=111)和非缺乏组[25(OH)D≥20μg/L](n=39),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M1型单核细胞和M2型单核细胞的比例,并计算M1/M2的比值。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外周血单核细胞M1、M2型的比例以及M1/M2的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血清25(OH)D水平与外周血单核细胞M1、M2型比例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M1/M2型极化的相关因素。结果缺乏组血清25(OH)D水平为(13.97±3.63)μg/L,非缺乏组为(24.63±3.7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7,P<0.01)。缺乏组外周血 M1型单核细胞比例[(4.56±2.48)%]高于非缺乏组[(3.27±1.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4,P<0.01);缺乏组M1/M2比值(0.56±0.41)高于非缺乏组(0.42±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P<0.05)。血清25(OH)D水平与外周血单核细胞M1型比例及M1/M2比值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31,-0.18;均P<0.05)。在排除混杂因素后,血清25(OH)D是M1型单核细胞的线性负相关因素(B=-0.12,P<0.01)。结论缺乏维生素D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促炎型 M1 型单核细胞增多和M1/M2比值的升高,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单核/巨噬细胞极化失衡相关。
2021 Vol. 9 (4): 259-263 [摘要] ( 202 ) HTML (1 KB)  PDF (372 KB)  ( 214 )
264 化疗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徐新华 张进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4.01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化学治疗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治疗的7例恶性肿瘤患者经化学药物治疗并发PRES的临床和MRI资料。所有患者化疗前均有头颅MRI资料,未发现脑转移。头颅MRI检查包括T2WI、T1WI、FLAIR、DWI序列,其中3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结果头颅MRI显示病变呈对称性分布,累及双侧枕叶、顶叶7例,累及双侧额叶3例,双侧小脑半球2例。MRI呈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3例增强扫描患者中,1例未见强化;2例出现线状、结节状强化,其中1例1周后双侧枕叶出现大片状显著强化区。所有患者临床治疗1~2周后复查头颅MRI,病灶缩小或消失,2例新见原病变区以外的腔隙性脑梗死。结论临床资料结合MRI,对于正确诊断化学治疗后PRES有重要意义。
2021 Vol. 9 (4): 264-267 [摘要] ( 245 ) HTML (1 KB)  PDF (1270 KB)  ( 183 )
268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 诊断价值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李霞 何薇 孙晓玲 郑沙沙 褚洪毅 张旭胜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4.0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超声科就诊的疑似T2DM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236例,患者均行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DS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下肢动脉病变组(n=195)和无下肢动脉病变组(n=41)。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严重程度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超声检出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1级狭窄超声检出率最低,为75.38%(49/65),2级84.72%(61/72),3级90.70%(39/43),4级100.00%(15/15),T2DM患者不同严重程度下肢动脉病变超声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5.14,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下肢动脉病变组与无下肢动脉病变组患者年龄[(68.13±7.51)岁,(62.07±6.80)岁]、糖尿病病程[(12.38±3.71)年,(10.17±2.85)年]、肌酐水平[(102.17±20.09)μmol/L,(93.54±23.90)μmol/L]、尿素氮水平[(7.72±2.03)mmol/L,(6.71±1.95)mmol/L]、血尿酸水平[(472.05±94.18 )μmol/L,(421.05±90.58)μmol/L]、他汀类药物使用率[43.59%(85/195),21.95%(9/41) ]、阿司匹林使用率[63.08%(123/195),36.59%(15/41) ]、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率[47.18% (92/195),26.83%(11/41)]、合并糖尿病肾病率[60.51%(118/195),34.15%(14/41)]及合并高血压率[82.05%(160/195),43.90%(18/41)]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3.60,2.42,2.92,3.17; χ2=6.62,9.29,5.70,9.55,26.60;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延长(OR=1.435,95%CI:1.095~1.880 )、血尿酸水平升高(OR=1.467,95%CI:1.045~2.059)、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OR=1.353,95%CI:1.024~1.787)及合并高血压(OR=1.458,95%CI:1.134~1.874 )为T2DM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2,3,4级T2DM下肢动脉病变检出率高于1级狭窄,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主要受糖尿病病程、血尿酸水平、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2021 Vol. 9 (4): 268-272 [摘要] ( 247 ) HTML (1 KB)  PDF (376 KB)  ( 321 )
       学术动态
273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际矮小症诊治 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分析
杨成会 崔芬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4.013
目的探讨国际矮小症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方法以“矮小症”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对2011至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以国家和机构发文量分析、关键词共现和突现分析、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梳理10年来国际矮小症诊治研究领域国家和机构的发文情况、主要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结果共检索到9465篇矮小症相关文献,发文量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德国和中国;发文量前3位的机构分别是哈佛大学、圣保罗大学和瑞典卡洛林斯卡医学院。对文献进行关键词突发性检测,主要为矮小症诊治相关指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矮小症预测及分类、脑垂体激素缺乏和自闭症。对文献进行共被引及聚类分析,共形成16个聚类,主要集中于矮小症的病因诊断分类,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症、软骨发育不全、青春期发育迟滞和几种较少见的遗传性疾病。根据高被引论文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原发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缺乏症和单纯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结论与矮小症相关的基因调控分析、诊断及疗效模型预测、社会心理功能评估为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及方向。
2021 Vol. 9 (4): 273-277 [摘要] ( 285 ) HTML (1 KB)  PDF (2016 KB)  ( 234 )
       综述
278 组织蛋白酶B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周瑜 闫波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4.014
既往研究显示,组织蛋白酶是一类存在于细胞内小体或溶酶体中介导蛋白质降解的蛋白水解酶。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组织蛋白酶也存在于细胞核、胞浆、质膜及细胞外环境中,介导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降解、信号传导,以及细胞器的蛋白质加工和运输等。组织蛋白酶B是细胞溶酶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组织蛋白酶之一,通常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具有内肽酶和二肽酶的双重作用,在蛋白质分解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发现,组织蛋白酶B参与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降解、抗原的提呈、炎症小体的激活等病理生理过程,这些病理生理过程在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腹主动脉瘤等)中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目前大量研究证实新型冠状病毒会优先攻击心脏组织,而组织蛋白酶B可以介导病毒膜和靶细胞膜融合,促使病毒进入宿主靶细胞,导致细胞损伤。笔者总结近年来组织蛋白酶B的功能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1 Vol. 9 (4): 278-281 [摘要] ( 335 ) HTML (1 KB)  PDF (779 KB)  ( 202 )
282 抗苗勒管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白乐乐 赵晓曦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4.01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在育龄期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严重影响女性身体及生育健康。PCOS主要的诊断标准为月经稀发、闭经、不规则子宫出血、 高雄激素相关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在临床实践中,传统的诊断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迫切需要增加新的辅助诊断指标。近年研究表明,抗苗勒管激素 (AMH)与PCOS的病理生理学发展过程有紧密联系,与卵泡发育及内分泌激素水平息息相关。AMH作为诊断PCOS新的生化指标,展现了众多优势,常规的激素检测联合AMH检测对诊断和评估 PCOS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笔者将关于AMH对PCOS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1 Vol. 9 (4): 282-284 [摘要] ( 181 ) HTML (1 KB)  PDF (365 KB)  ( 206 )
285 微小RNA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苏畅 梁秋华 孙琳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4.0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四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和溃疡,是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微小RNA(miRNA)属于非编码RNA的一种,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RNA,通常长度为18~25个碱基。miRNA通过调节多个基因在多种疾病和细胞类型中的作用被陆续报道,如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转录后基因调节等。有研究发现,miRNA与神经传导、损伤、凋亡等密切相关,因此其可作为DPN诊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分子治疗的靶点。笔者主要综述miRNA在DPN中的作用,以及基于miRNA治疗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
2021 Vol. 9 (4): 285-288 [摘要] ( 271 ) HTML (1 KB)  PDF (397 KB)  ( 194 )
       视频
281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缪珩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1.04.101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缪珩教授在本讲座中对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进行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指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依据主要是基于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骨密度测量结果和/或脆性骨折。另外,他还强调在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之前,一定要重视和排除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以免发生漏诊或误诊。
2021 Vol. 9 (4): 281-281 [摘要] ( 208 ) HTML (1 KB)  PDF (576 KB)  ( 149 )
  期刊信息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
   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承办:济宁医学院
名誉总编:杨志寅
总编辑:甘立军
编辑部主任:崔芬
出版: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东河
   沿街69号
邮购: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编辑部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
   建设南路33号 济宁医学院
   邮编:272013 
   电话/传真:0537-3616261
   Email:zhzdxzz@126.com
光盘定价:每期28元,全年112元

  编委风采

版权所有 ©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鲁ICP备13016295号-3